據香港貿發局特約記者Liz Shackleton於香港報道,很多新影視項目的製作工作在疫情下押後,令香港不少編劇和製作人有更多時間創作新劇本,除了籌備眾多電影項目外,也正加緊創作付費電視劇,當中很多將會透過近年不斷增加的串流平台發行。
多部付費電視劇準備開拍
這些劇集大部份由經驗豐富的獨立影視製作人牽頭。例如,監製許月珍早前曾參與製作曾國祥執導的得獎電影《少年的你》,現正為個人首部電視劇集作品The MacLennan Affair撰寫劇本,導演亦是曾國祥。該劇將分成6集,70%情節以英語拍攝,背景是1960至70年代的香港,講述一連串觸發同性戀非刑事化運動的真實事件。許月珍計劃把劇集的播放權售予國際串流平台。
福斯傳媒集團亞洲區(Fox Networks Group Asia)前高層嚴嘉念在香港創立了製作公司Sixty Percent Productions,現時正籌備開拍多部付費電視劇,類型包括科幻、動作和驚悚等。該公司的首個項目是普通話獨立單元劇《台灣犯罪故事》,合拍方包括台灣的犢影制作,以及總部位於洛杉磯、由荷李活知名製作人Ron Howard和Brian Grazer創立的Imagine Entertainment。此劇獲台灣文化部提供補助,將於當地以普通話拍攝,以吸引更廣大的觀眾群。
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電視台亞洲電視(ATV)於2016年因財務困難和其他問題失去了免費電視牌照,現時以串流服務形式經營,已決定重返劇集製作行列,正與倫敦的Phoenix Waters Productions攜手炮製多部電視劇和綜藝節目。兩家公司的首部合拍作品是以疫情為背景的懸疑電影《封鎖》(Lockdown),之後會製作粵語劇集Forensic Psychologist。
Phoenix Waters創辦人兼行政總裁Bizhan Tong解釋最近轉到香港發展的原因:「香港以往孕育過很多蜚聲國際的優秀人才。我們看到這裏仍有真正的機遇,人才並沒有減少,問題在於大家多年來都只是製作某幾類的作品。這些人才如今需要一些合適機遇。」
國際串流平台未能服務內地
傳統電視台一般以廣告收入維持營運,不過在全球很多市場,愈來愈多觀眾以至投資者都轉投以訂閱模式營運的串流平台,帶動付費電視業蓬勃發展。一些國際串流平台,特別是網飛(Netflix)和亞馬遜(Amazon)的Prime Video,都花更高成本製作一些集數較少的非英語劇集,以吸引付費用戶繼續使用。
在亞洲,業界大舉投資製作韓語、日語和印度語作品,其次是東南亞語言和華語作品。早在串流平台興起前,韓國的電視產業便已發展熾熱,劇集出口至世界各地。隨後,網飛和其他類似平台加入市場,當地電視業更是如魚得水,很多韓國電視台都與國際和地區串流平台合作或競爭,致力網羅最具人氣的劇集和人才。
然而,香港雖然曾是區內電視製作領域的龍頭,卻未見太受這場變革影響。事實上,國際串流平台也沒有很積極地製作華語內容,主要是由於他們未獲批准在內地提供服務。
網飛前行政總裁兼節目總監Ted Sarandos認為,發展內地市場所面對的監管障礙,是中國政府希望內地平台發展成為中國版的網飛。然而,網飛已投資製作一些華語節目,更收購一些香港作品,但目前主要還是引入新加坡了和台灣製作的華語內容。
從很多方面來說,香港電視製作業現時的結構似乎無助業界把握付費電視蓬勃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多年來,本港電視製作方面呈現免費電視台無綫電視「一台獨大」的格局。雖然該台曾製作不少在亞洲膾炙人口的劇集,例如《上海灘》、《新紮師兄》、《金枝慾孽》等,惟近年的出品卻屢受批評。
港電視業須放膽嘗試 把握新機遇
現正急起直追的電訊盈科(PCCW)旗下ViuTV已成為市場新貴。電訊盈科另外還經營串流平台Viu International,服務範圍覆蓋亞洲和中東16個國家。Viu積極製作粵語節目,希望振興香港電視業,同時也於韓國、泰國和亞洲其他地區投資製作或購入節目。
近年,Viu製作了一些頗受歡迎且構思新穎的港劇,包括《歎息橋》、《暖男爸爸》和《地產仔》等。不過,從拍攝經費來看,這些作品傾向以本土觀眾為對象,而非打算在付費電視播放。
過去數十年,雖然粵語劇集在大灣區很受歡迎,但香港的製作公司也只能把播放權售予內地公司,無法自行發行,因為嚴格來說,他們並不可以在內地提供串流或廣播服務。同時,近年內地節目的質素突飛猛進,例如在廣東西南部湛江市取景的愛奇藝得獎劇集《隱秘的角落》便大獲好評。
儘管香港電視業如今挑戰重重,但本港多年來培育了不少具創意和幹勁的製作人,當中很多都努力尋找方法,希望令本土劇集重拾昔日光輝。香港電影製作人李嘉慧說,香港的年輕人才需要合適的項目和機會,而香港的傳統電視台必須放膽作出新嘗試,才可把握新機遇。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