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重點任務之首。自去年起,中央推出了多項提振消费的措施,並持續加大支持力度。
其中包括「以舊換新」政策 - 補貼的家電産品從2024年的8類增至12類,單件最高可獲銷售價格20%的補貼,且每位消費者購買空調産品的補貼件數從1件增加到3件,還新增了手機等數碼産品購新補貼。此外,家裝消費品換新和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也繼續得到大力支援。為提高居民的消费意願,多省亦提升最低基本工資標準。
在多措並舉下,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202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895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3.5%。基本生活類和部分升級類商品銷售增勢較好,線上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年内全國網上零售額達15.5萬億元,按年增長7.2%,中國内地已成為全球電商的領跑者。
為了讓港商把握迎來的機遇,香港貿發局現正籌備於2025年8月舉行第二屆「香港好物節」,協助港商開拓内地電商市場。總結首屆「香港好物節」的經驗,今年我們優化了活動內容,更切合港商所需。四大重點活動包括:
1) 「專題培訓講座及一對一專業顧問諮詢服務」(新增): 透過舉辦一系列專題培訓講座,邀請營銷專家提供實務知識,另提供一對一顧問諮詢服務,由專家為個別港商建議合適電商策略;
2)「優惠月」: 優惠月推廣期內,參與港商的內地網店將提供折扣優惠以提升活動吸引力,將特設網頁,集中羅列參與公司的品牌、產品、折扣優惠等,並於不同渠道投放廣告再引流至個別港商網店,讓消費者直接落單選購;
3) 「電商平台直播」:邀請知名網紅於大型電商平台(如抖音、淘寶/天貓等)上進行直播帶貨,進一步增加港商產品及品牌的曝光,激發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意欲;同時消費者亦可即時與網紅進行互動,並直接到港商網店購買產品;
4) 「客製化的營銷及渠道服務」(新增): 因應內地各種網上營銷手法,第二屆「香港好物節」將加入更多推廣渠道,如種草等營銷策略,讓參與港商根據其產品特色,自由選擇合適服務,有助港商更深入掌握內地電商巿場的營銷方式。
此外,香港貿發局旗下的「數碼學堂」及「香港‧ 設計廊」於淘寶及京東國際設立的跨境電商網店,將繼續全面支援本港中小企以電商和數碼營銷開拓內地市場商機;「香港‧ 設計廊」於內地70個實體銷售網絡已成為香港品牌拓展內地市場的理想推廣平台。至於東盟市場,本局的「DG Studio」計劃一直協助港商透過合作伙伴落戶東盟市場的實體零售點及網購平台。
香港貿發局助理總裁梁國浩表示,電子商貿是全球經貿增長主要動力,香港貿發局一直積極配合政府政策,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協助港商加快數碼化升級轉型,投入電商業務,在經濟轉型期中持續發展。今年活動的內容會更為豐富,包括新增多場專題培訓講座,邀請營銷專家提供內地電商的實務知識,協助港商掌握經營電商業務的竅門,以制定適合旗下產品及品牌的策略;另外,內地電商或網上營銷專家將提供一對一顧問諮詢,按參與港商產品或品牌的特性,建議合適市場發展策略。
不少有意或正計劃進軍内地電商市場的企業往往面對不同的挑戰,包括內地電商市場的運作、法規、精準瞄準目標客戶、定價、庫存管理、網紅合作等。因此活今年活動特設多個專題培訓講座,讓企業可針對性獲得所需的知識及技能:
日期 |
主題 |
內容 |
2024年12月18日 (已圓滿舉行) |
內地電商巿場概況、首屆「香港好物節」經驗分享及第二屆活動內容 |
了解內地獨特的電子商務環境,探討內地消費者的購物方式,及對品牌的意義和影響;分享參與首屆「香港好物節」企業的致勝之道及介紹第二屆活動內容 |
2025年1月16日 (已圓滿舉行) |
電商入門實用指南 |
就法律合規性、特定平台要求和常見陷阱提供實用指導。介紹內地常用支付工具,指導港商如何設立賬戶收款,以及內地電商特別需要注意的稅務問題等 |
2025年2月27日 |
傳統電商平台新趨勢 |
了解內地傳統(如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台的特性,香港品牌如何選擇合適平台引流銷售並建立強大的巿場影響力 |
2025年4月 |
社交電商平台新玩法 |
探索社交電商巿場平台(如抖音、微信、小紅書小店)的開店實務操作,如何拓展全新消費群體 |
2025年5月 |
社交媒體及私域流量營銷傳播 |
指導香港品牌及產品利用內地盛行的社交電商營銷策略,於抖音、微信和小紅書等平台,建立強調自然傳播的「有機社群」,創造人氣高的「爆款內容」,並將社交媒體上的互動轉化為實際銷售 |
2025年6月 |
網紅營銷與電子商務 |
剖析直播帶貨的商機與挑戰;介紹直播帶貨以外的其他網上營銷方法;如何選擇及邀請合適網紅合作,借助內地網紅名氣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刺激銷售等 |
第二屆「香港好物節」詳情及報名連結:https://bit.ly/40zS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