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產業具有高資本密集、高風險和高報酬等特性,且需要投入長時間進行研發工作,因此在資本市場更為活躍的美、歐、日等地,更具主導優勢,台灣、中國內地、韓國等新興市場則急起直追,而香港也積極爭取成為生物科技產業上市融資中心。
台灣生物科技公司有意在港上市
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特約記者康彰榮於台北選文指,香港交易所在2018年4月實施上市新政,接受尚未錄得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申請在香港主板上市,打開生物科技公司另一條重要融資管道。
自港交所新政實施至今,已有11家生物科技公司申請在香港上市,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地。在這11家公司中,有九家來自中國內地,另外兩家分別來自美國和香港。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年多以來,也有許多台灣生物科技公司表態或查詢在香港上市的可能性。
為了吸引更多全球各地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交所在2019年5月28日至30日舉辦了2019生物科技周,針對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新規實施一年以來的成效進行討論。
台灣生物科技月逾千名專家出席
在台灣,一年一度的生物科技月則於7月24日在台北登場,今年生物科技月的重頭戲是首度在台灣舉辦的亞洲生物科技大會(BIO Asia Taiwan)。亞洲生物科技大會是亞洲最大的生物科技展會,今年大會共邀得1,500位來自全球的專家出席,在五天的議程中共舉辦45場論壇,同時展會設有1,700個攤位、600家各地廠商參展,打破往年紀錄。
應邀出席的全球BIO總裁James Greenwood在大會致辭時指出,現時台灣生物科技、半導體、健康數據庫領先全球,期望透過雙方合作影響亞洲企業,將生物技術為全球病患帶來創新療法。
Greenwood也提到,台灣目前在生物科技產業面臨三個挑戰。首先,是生物相關藥廠目前的權力還是很大,這些藥廠希望專利保護愈短愈理想,但若政府無法在專利上作制衡,便會影響創新與投資者的發展。其次,是在降低醫保費用的同時,也會引起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工作機會減少、研發費用降低等。第三,是過度保護本地公司,將使得這些公司更難轉型創新,因此他建議,最好的做法就是讓本地和海外公司一起合作。
台灣生物科技業2025年突破2千億港元
根據最新官方統計,台灣目前生物醫療產業各上市櫃公司的總市值達8,907億元新台幣(約2,250億港元),在全球200大生物科技企業中,台灣生物科技企業佔了14家,位居全球第三,在亞洲地區排名第一。台灣每年有數百件臨床試驗,新藥在開發、跨國合作均有亮眼表現。
此外,台灣生物科技醫療產業在2018年總營業額約5,141億元新台幣(約1,300億港元),按年增長5.5%;民間投資額達552億元新台幣(約140億港元),民間投資案從2017年的118件持續增長至133件。台灣經濟部預估,到2025年,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的產值可突破一萬億元新台幣(約2,527億港元)。
事實上,台灣在2016年推出的「5+2」產業創新計劃中,生物科技醫療產業被列為一大重點項目。行政部門在2016年11月通過的「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確定了「完善生態體系、整合創新集群、連結國際市場資源、推動特色重點產業」等四大行動方案。2018年更進一步加入數碼與再生醫療等新興科技,結合「DIGI+(創新經濟發展)方案」與「AI(人工智慧)行動方案」,盼藉此引領台灣生物科技醫療邁入數碼、精準、大數據醫療等領域。為整合生物科技產業各方面資源,台灣當局規劃了三處產業集群,分別為南港新藥研發集群、新竹生物科技醫藥集群,以及中南部特色生物科技集群。其中,位於南港新藥研發集群的生物科技研究園區,已於2018年10月落成啟用,將有助推動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生技產業的研發重鎮。
醫療器材產值規模最
台灣生物科技產業主要分為三大領域,涵蓋製藥、應用生物科技及醫療器材,其中醫療器材產值規模最大。根據台灣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IEK)估算,2018年台灣醫療器材產值達到1,090億元新台幣(約275億港元),其中,隱形眼鏡與高階導管為驅動台灣醫療器材產值增長的重要推力。IEK預估,台灣2019年醫療器材產值約可進一步增長至1,206.6億元新台幣(約305億港元)。
在製藥產業方面,根據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估算,2018年台灣整體製藥產業產值達724.5億元新台幣(約183.2億港元),主要由於生產端逐漸擺脫實施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的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標準以來,對產能進行調整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對美、中、日等市場出口穩定增長。IEK數據顯示,2018年台灣生物科技醫藥(包括原料藥、小分子藥與生物製劑)產業的總產值增長3.2%,並預估2019年可再增長2%至633.5億元新台幣(約160億港元)。
至於資本市場方面,目前台灣上市櫃的生物科技公司已達120家,這些公司2018年合併總營業額為2,524億元新台幣(約638億港元),按年增長11%,其中有18家公司市值超過100億元新台幣(約25億港元)。這些公司分佈於製藥、保健和醫療器材等行業。
其中,市值最大的大江生醫成立於1980年,目前生產的健康食品、機能性飲品,以及面膜和精華液等產品銷售數十個國家。市值第二的中裕新藥公司,主營業務為研發愛滋病用藥TMB-355 (Trogarzo)。今年上半年受惠於Trogarzo處方給病人的數目上升,營業額創出年增長逾六倍的佳績。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